外贸增速稳中放缓 质量效益提升-ag旗舰厅官方网站
外贸增速稳中放缓 质量效益提升
今年以来,世界经济持续复苏,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改善,国内经济平稳运行,提质增效步伐加快,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,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,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。下半年,尽管外贸不确定因素给我国贸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,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势不改、我国积极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、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,预计对外贸易将保持平稳运行,增速较上半年略有放缓,质量效益提升成为发展的主要特征。
外贸发展稳中向好、结构优化
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。2018年1-7月,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好于预期,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.72万亿元人民币,比去年同期(下同)增长8.6%,其中出口增长5.0%,进口增长12.9%,实现贸易顺差1.06万亿元,收窄30.6%。分季度看,一、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.4%和6.5%。出口增速由7.4%回落至2.3%,进口增速两个季度基本持平,7月份进出口增速再度高企。若以美元计价,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,1-7月增长16.4%,出口增长12.6%,整体增速略好于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。
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、制造业生产逐步回暖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下,我国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增速达到21.0%,处于近7年同期高点。由于进口增长快于出口,贸易顺差显著收窄,国际收支更趋平衡。我国对外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从2007年的9.9%已经下降到2017年的1.4%,2018年上半年比例为2%,处于收支平衡合理区间,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更趋均衡。
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。从产品结构看,1-7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.8%,高于整体水平1.8个百分点,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.3%,其中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7.6%,机械设备出口增长8.6%;资源能源型产品包括原油、天然气、成品油等商品进口量增加,医药、化妆品、水海产品等消费品进口规模扩大,支持进口政策显效。
从贸易方式结构看,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2.7%,高于整体水平4.1个百分点,占进出口总值的58.9%,比去年同期提升2.1个百分点。从海外市场结构看,我国对欧盟、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5.9%、5.2%和11.6%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速。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带动了相关金融、保险、物流、劳务等对外服务出口,并为周边国家带来了商机与贸易投资机会。1-6月,我国服务贸易增长8.5%,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。从企业结构看,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.4%,比重继续提升,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9.2%,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,显示贸易内生动力不断增强。
从区域结构看,1-6月,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平均为17.8%,超过全国增速9.9个百分点;中部6省市增速为13.2%,超过全国增速5.3个百分点;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8.8%,东部10省市外贸增速为6.7%。中西部、东北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,显示贸易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。
对外贸易质量效益提升。对外贸易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,货物贸易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。一是我国进出口发展模式更趋向“优进优出”,着力培养出口竞争的新优势,突出技术、品牌、服务等新的核心竞争力,重视资源和环境保护。1-7月,科技含量较高的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8.8%,产品附加值较高的汽车及零件出口增长13.3%,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增长14.9%,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比重提升。
二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改革不断推进,完善政府服务、加强“单一窗口”建设、积极扩大进口、降低汽车等产品进口关税、推动更高层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,等等。一系列外贸稳增长、调结构政策落实到位,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,改善了营商环境,不断释放外贸增长潜力。
三是外贸绿色发展效果显现,自去年我国实行“洋垃圾”禁运令以来,国内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得以缓解,固体废物进口量大幅减少,1-6月高耗能、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量减少8.7%。
未来外贸运行呈现稳中放缓态势
展望下半年,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性加大,但支持我国外贸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,预计进出口增长呈现稳中放缓走势,进口增长8.5%左右,出口增长2%左右(人民币计价)。
(一)基础和机遇
世界经济仍处阶段性复苏阶段。世界经济自2017年以来进入以制造业拉动的中周期复苏阶段,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指数长期维持高位运行,工业生产、国际贸易等领域持续复苏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、世界贸易组织(wto)等主要国际机构仍然维持对2018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向好的预期判断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展望报告预计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增长率将达到3.9%。世界贸易组织报告将2018年全球贸易量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.2%大幅上调至4.4%左右。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,有利于全球市场需求提升,同时有利于我国开拓新兴贸易市场。
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。2018年以来,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外需回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我国经济平稳运行,新兴动能加速成长,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提升。当前,我国经济增速连续13个季度稳定在6.7%-7.0%之间,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持续增强,总体呈现“提质增效”的可喜局面,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3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,增长面达到92.7%,其中汽车、医药、专用设备、计算机、电力等行业增速较快,我国货物出口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。我国产业门类齐全、产业链条完整,并且深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,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,全球经济对我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,这为外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基础。
对外贸易发展政策环境优化。博鳌论坛进一步明确加快扩大开放步伐,提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、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、主动扩大进口等重要举措,并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,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速构建。中国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为重点,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,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,创新对外投资方式,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,逐步形成由点及面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。我国加速推进国际市场布局、国内区域布局、商品结构、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“五个优化”,深入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、贸易促进平台、国际营销网络“三项建设”,推动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完善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,国内营商环境持续改善。
(二)面临的挑战
存在贸易不确定因素范围扩大风险。部分国家和地区跟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,拟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。同时,由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贸易保护和限制措施,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贸易关系脆弱多变,尚未形成实质性联盟,但是贸易不确定因素范围扩大风险的倾向和苗头需引起高度重视。
存在全球宏观政策效果外溢风险。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出现调整。美国货币财政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,今年以来美联储两次加息,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已上调至1.75%-2%,缩减资产负债表,自2017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,五个季度内计划缩表规模4500亿美元;同时实施减税措施,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,提高个税起征点等。
美国宏观政策调整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各国宏观政策带来冲击,欧元区、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也在逐步退出缩减量化宽松政策,欧洲央行从10月开始减小购债规模,每月300亿欧元降至150亿欧元,年底前结束,英国、法国、日本等推出了相应减税措施。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将提高其国内资本收益率,吸引全球金融和产业资本流向发达国家市场,进而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加速,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、投资资金趋紧等风险。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将加大我国资本外流风险,提高国内企业相对成本,缩小财政货币政策腾挪空间。
存在汇率波动震荡幅度加大风险。今年以来,人民币汇率走势波动幅度加大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升值、稳定和贬值三个阶段,人民币汇率的日间、隔夜波幅均有所增大,双向波动特征明显。1-5月,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,5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.7%左右。进入6月,人民币出现快速贬值,兑美元中间价贬值幅度高达6%以上,一度跌破6.8。同时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--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自6月15日后连续大幅下滑,兑美元、欧元、日元等均呈现贬值迹象。尽管央行已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,但是由于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不确定性较大,预计汇率市场震荡幅度仍较为剧烈,这将对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与贸易活动造成影响。
政策建议
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一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。通过产业升级逐步摆脱美国等高科技国家制约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,推动创新发展,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,落实“互联网 制造业”战略,培育以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竞争新优势;提高产业发展精细化程度,提升制造业优良产品比例;提倡绿色制造,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提升清洁生产水平,构建高效、清洁、低碳、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,大幅降低能耗、物耗水平。
二是提高核心技术水平。通过财政扶持、金融支持等渠道,重点攻关国民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,提升电子、新材料、机械设备等行业国际竞争力,降低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对外依赖。
三是打造若干产业技术联盟。围绕世界科学前沿和中国战略需求,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、重大创新能力、拥有核心关键技术,带动辐射区域发展的产业技术联盟,切实提升国家创新能力。
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一是加强对外贸易扶持政策。完善外贸政策协调机制,优化通关、质检、退税、外汇等管理方式,支持新型贸易方式发展;提高出口退税比例,扩大出口保险范围,降低企业贸易成本;推动多边合作、双边合作谈判,拓宽国际市场,帮助外贸企业寻求新商机。
二是加强就业扶持政策。建立对美贸易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清单,紧密监测对外贸易以及相关领域的就业运行情况,防范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失业风险。
三是加强财政扶持政策。建议研究启动发行特别国债预案,支持重点领域技术攻关、重点行业贸易失衡等问题。
大力推动出口多元化。一是落实扩大开放、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向纵深发展,鼓励引导企业在开拓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同时,推进国际产能合作,提升产业全球运筹和经营能力,加快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,抵消外贸不确定因素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。
二是积极优化进口结构。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,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、关键零部件、重大技术进口,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